新华社客户端宁夏频道9月26日电(记者邹欣媛、吴天麟)“我们开展巡回医疗,就是要将优质的医疗资源沉下去,让基层医院的服务能力提上来,最终目的是让老百姓,特别是偏远地区的群众,在家门口就能享受到高水平的医疗服务,切实解决他们‘看病远、找专家难’的问题。”26日,在宁夏回族自治区第五人民医院赴宁夏固原市隆德县巡回医疗工作总结会上,院长陈志宏道出了此次对口帮扶的初衷。
9月14日至26日,由自治区第五人民医院精心组织的心血管内科、消化内科、口腔科、创伤关节外科、创伤脊柱外科、手足血管外科等多科室专家组成的医疗队,远赴宁夏固原市隆德县人民医院,开展了为期12天的密集式医疗帮扶工作。
医疗队抵达后,迅速与隆德县医院相关科室对接,根据当地实际需求,制定了涵盖门诊、手术、教学、管理等多个维度的帮扶方案。专家们深入临床一线,通过门诊坐诊、手术示教、疑难病例讨论、教学查房、专题讲座等多种形式,“手把手”传经送宝,“实打实”破解难题。
帮扶的价值在手术室里得到了最直观的体现。手术台上,副院长王敏和团队成员默契配合,原本复杂的手术,仅用时40分钟便顺利完成。而高效的背后是提前谋划的精准对接。在未抵达隆德之前,王敏就主动与县医院骨科主任联系,预先筛查并预约了多位需要手术解决病痛的患者,确保更加高效地救治患者。
隆德县人民医院医教科主任齐高雷对此深有感触:“王敏博士是暨南大学附属广州红十字医院的运动医学知名专家,这次作为自治区第五人民医院挂职副院长来医院开展对口帮扶,让患者在家门口就享受到了三甲医院的医疗服务。更重要的是,通过这种现场示教和‘传帮带’,他们毫无保留地分享技术和经验,直接推动医院骨科诊疗水平的提升。”
据统计,在短短十余天里,自治区第五人民医院专家团队累计接诊门诊患者360余人次,进行疑难病例讨论2例,开展教学查房8次,并成功完成包括关节置换与修复、手足外伤修复在内的各类高难度手术示教10台,开展义诊3次。同时,针对基层医护人员的知识短板,专家们精心准备了6场专题学术讲座,内容紧贴临床实践,吸引了隆德县医院及周边乡镇卫生院医护人员参与,学习氛围浓厚。
此次巡回医疗,不仅为隆德县患者带来了高水平医疗服务,更重要的是为隆德县医院留下了先进的技术理念和诊疗规范,提升了当地医护人员的专业水平和医疗服务能力。
近年来,自治区第五人民医院积极践行公立医院社会责任,探索建立了长效帮扶机制,以“输血”与“造血”并重,通过专家定期下沉、远程会诊、骨干培训、学科共建等多种形式,持续推动优质医疗资源扩容下沉,为筑牢基层医疗卫生服务根基、守护更多人民群众的健康福祉贡献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