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20日,安徽省基层卫生协会在合肥市顺利举办基层科研能力提升培训班。本次培训旨在进一步提升基层医疗卫生专业人员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破解基层科研难题,助力全省基层卫生健康事业高质量发展。本次培训参学人数近150人,覆盖全省70余家基层医疗机构。
安徽省基层卫生协会精心设计和准备了培训课程,紧紧围绕“实践难题—科研方法—案例落地”主线,邀请首都医科大学、北京协和医学院、华中科技大学、安徽医科大学等国家级专家,分别从医共体科研切入点、家庭医生服务研究设计、慢性病管理课题实施等方面进行宏观指导。省内专家结合安徽实践,讲授医共体建设、医防融合及科研实操技能,形成“国家理论+省级实践+工具教学”三层赋能模式。
本次培训突出三大亮点:一是师资“双轮驱动”,兼顾顶尖学术理论与本土实战经验;二是内容“靶向聚焦”,覆盖医共体、家庭医生、慢病管理等核心领域,遵循“问题—设计—转化”逻辑;三是交流“高效顺畅”,通过答疑和研讨环节促进互动,搭建学术合作平台。本次培训内容实用、模式创新,不仅拓宽科研视野,更提升了实践能力,为我省基层科研能力提升奠定坚实基础。丰富实用的培训内容,给基层卫生工作者带来全新感受,合肥市包河区同安社区卫生服务中心马春荣主任感慨:总以为基层一线工作侧重于实践和执行,科研常常是遥不可及,通过这样的培训,改变了我的认知,科研并非空中楼阁,而是为基层管理提供了科学的分析框架与决策依据,能够有效地破解实践难题,推动管理由粗放向精细化精准化升级。蜀山区五里墩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公卫科长王笙说:基层是政策落地的最末端,也是矛盾问题最鲜活、最丰富的“原产地”,我们每天诊疗的病例、接待的居民、解决的问题,都蕴含着大量值得深入挖掘的“真问题”,科研就在我们触手可及的地方,就是要从基层的工作实践中,敏锐地发现问题、精准地分析问题、科学地解决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