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养生调研网!

首页

当前所在: 首页 > 大众养生 > 正文

宣武医院PET/MR装机十周年纪念大会暨学术研讨会召开

  • 时间:2025-09-28
  • 作者:佚名
  • 来源:北京市卫生健康委员会
  • 字号:

  

  9月23日,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PET/MR装机十周年纪念大会暨“PET/MR脑功能与分子成像学术研讨会”在科学会堂举行。本次大会以“十年耕耘绘脑图,同心致远谱新章”为主题,业界专家学者、行业领导与同仁贤达齐聚,回望PET/MR十年深耕历程,共探脑科学与分子成像领域未来图景。

  本次大会得到各界高度关注,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科学院宁波材料技术与工程研究所首席科学家柴之芳教授,中国工程院院士、首都医科大学校长、中国医学科学院北京协和医学院院校长吉训明教授,原国家卫生部规划财务司司长、中国医学装备协会专家委员会常务副主任赵自林教授,机械工业仪器仪表综合技术经济研究所所长欧阳劲松教授,北京市卫生健康委党委委员、副主任陈航教授,人民卫生出版社党委常委、副总编杨晋教授,北京市卫生健康委药械处处长张龙教授,中华医学会放射学分会主任委员、上海长征医院影像医学与核医学科主任刘士远教授,中华医学会核医学分会荣誉主任委员、中国医学影像技术研究会核医学分会主任委员李亚明教授,中国医学装备协会副理事长兼秘书长李志勇教授,以及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党委书记管仲军教授、院长赵国光教授、党委专职副书记兼放射与核医学科主任卢洁教授等领导嘉宾出席。众多行业骨干力量齐聚,为大会注入深厚的专业底蕴与发展动能。

  大会伊始,大会主持人、宣武医院医工处处长吴航向莅临现场的各位领导、专家及长期助力医院发展的各界友人致以诚挚欢迎与崇高敬意。同时介绍大会“十年耕耘回顾+学术交流研讨+未来图景展望”的核心议程,这场兼具纪念厚度与学术高度的行业盛会,就此拉开帷幕。

  管仲军代表宣武医院致欢迎辞。他表示,医院PET/MR这十年的发展是一部“拓路、攻坚、赋能”奋进史。拓路:2015年国内率先引入一体化PET/MR,2019年部署第二台国产设备成为“双机医院”,卢洁教授团队打破学科壁垒,推动高端设备从“引进来”到“用得透”,蹚出精密仪器临床应用路径。攻坚:依托PET/MR多模态优势,破解癫痫、阿尔茨海默病等重大疾病诊疗难题,产出55篇脑疾病SCI论文、首部英文专著、国际首个临床试验与数据库,为脑疾病诊疗装上“精准导航”。赋能:连续10年举办全国学习班,牵头成立全国脑疾病PET/MR联盟,制定团体标准与检查规范,以技术培训为基、标准共建为纲,搭建行业赋能平台,培育复合型人才,推动技术价值辐射更多机构与患者。管仲军强调,当前PET/MR装机量持续增长,期待通过研讨会碰撞思想,共探技术前沿、共绘发展蓝图。

  领导致辞环节,李志勇、陈航、欧阳劲松、吉训明先后登台,从不同维度为领域发展注入思想力量。

  李志勇表示,宣武医院十年实践是高端装备临床转化与行业引领的“典范”,预判未来高端医疗装备将向“临床-装备-科研深度闭环融合”“从顶尖医院到各级机构的普及应用”“AI、5G等多技术跨界赋能”三大方向迈进,期待宣武医院继续发挥“领头雁”作用,带动行业生态构建。

  陈航代表市卫健委祝贺大会召开。他强调宣武医院十年成果是“优质医疗装备可及、可用、好用”政策的“生动答卷”。他表示北京市卫健委将从政策支持、区域协同、人才培育、国产创新、成果转化五方面发力,支持PET/MR等创新装备发展,助力“健康北京2030”建设。

  欧阳劲松高度肯定了宣武医院“以医带装、以装促医”模式,称其为“产学研用深度融合”的生动写照。同时指出未来需聚焦“核心技术自主可控”“标准化与创新协同”“普惠化应用”三大维度,让PET/MR技术更广泛惠及基层与偏远地区患者。

  吉训明院士高度评价并盛赞宣武医院团队十年实践是我国“脑成像从跟跑到领跑、医疗装备从引进到自主、人才培养从单一到复合”的缩影。并提出需深化学科融通、完善“临床—科研—产业—人才”生态闭环、推动“中国经验”成为“全球方案”、体系化培育脑科学人才。

  会上,《一体化PET/MR实操手册(第二版)》新书发布。主编卢洁教授介绍,第一版手册已成为影像科室医师、技师的“案头必备书”;第二版汇聚国内数十位PET/MR领域权威专家,全面梳理升级内容,新增国产PET/MR设备操作规程,力求更贴合临床实践、更具专业指导性。杨晋教授、赵国光教授、卢洁教授、吴航教授共同为新书揭幕,“行业宝典”迭代升级,将为PET/MR技术规范与行业发展注入新动力。

  宣武医院与GE医疗的战略合作签约仪式举行。赵国光院长回顾道,十年前双方引进亚太地区首台一体化PET/MR,为神经系统疾病精准诊断与临床研究奠定基础;如今在北京市政府支持下,启动“脑科学与分子影像国际临床试验基地与转化中心”建设,是合作的“继承与升华”。作为国家神经疾病医学中心,宣武将依托GE医疗在先进影像装备与创新方案上的优势,深化产学研融合,加速脑科学与分子影像技术的临床转化,让科研成果更快造福患者。

  PET/MR装机十周年庆典仪式上,与会嘉宾共同登台推杆。随着推杆落下,现场掌声雷动,这一时刻既是对十年耕耘的致敬,也标志着PET/MR领域新征程的开启。仪式后,全体嘉宾合影留念,定格下宣武PET/MR十年发展的珍贵记忆。

  随后进行的学术研讨会环节精彩纷呈。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科学院宁波材料技术与工程研究所首席科学家柴之芳教授,中华医学会放射学分会主任委员、上海长征医院影像医学与核医学科主任刘士远教授,中华医学会核医学分会荣誉主任委员、中国医学影像技术研究会核医学分会主任委员李亚明教授,河南省人民医院副院长、医学影像研究所所长王梅云教授,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常务副院长唐毅教授,分别围绕精准放射诊疗、大模型驱动医学影像范式革命、核医学临床价值深化、PET/MR临床应用探索、认知数字疗法现状与展望作主题报告。

  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党委专职副书记、放射与核医学科主任卢洁教授,北京大学第三医院放射科主任袁慧书教授、解放军总医院第一医学中心徐白萱教授、清华大学生物医学工程学院田启源教授、北京理工大学王蔚芝教授担任主持。

  下午研讨会分为两个单元。上半场由同济大学核医学研究所所长、同济大学附属第十人民医院党委副书记余飞教授,中国科学院生物物理研究所张紫豪研究员,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核医学科刘建波研究员,中国科学院化学研究所肖海华研究员主持。

  北京大学肿瘤医院核医学科主任、北京医学会核医学分会主任委员杨志教授,中国医学科学院北京协和医学院放射医学研究所副所长刘鉴峰教授,空军军医大学西京医院核医学科主任康飞教授,昌平国家实验室首席科学家、脑科学部主任刘河生教授,分别就靶向HER2放射性药物研发、自组装多肽肿瘤诊疗、PET/MR意识障碍预后预测、脑功能环路精准神经调控进行了深入浅出的讲解。

  下半场由清华大学生物医学工程学院马恺教授、中国医学科学院北京协和医学院放射医学研究所崔希洋教授、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友谊医院信息中心主任吕晗教授、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王子华副研究员、党浩丹副主任医师共同主持。

  广东省医学科学院-光学影像实验室主任聂立铭教授、厦门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核医学中心主任陈皓鋆教授、复旦大学附属肿瘤医院核医学副主任刘晓晟教授、深圳湾实验室神经疾病研究所郭腾飞教授、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科研处处长/神经内科副主任郁金泰教授,分别就光声/超声成像肝脏应用、核医学分子影像精准诊疗、PET/MR肿瘤应用、阿尔茨海默病早期诊断、Al+大数据精准医学作了专题报告。

  随后,在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放射与核医学科副主任医师单艺主持下,北京大学肿瘤医院核医学科副主任朱华教授、北京邮电大学人工智能学院赵坤研究员、宣武医院临床研究管理办公室主任魏翠柏教授开展学术讨论,深入交流行业热点。

  会议尾声,卢洁教授总结道:“过去十年,我们绘制了精细的脑功能图谱;未来十年,我们将进一步探索大脑奥秘,推动精准医疗发展。宣武医院PET/MR团队将继续携手全球合作伙伴,共同谱写脑科学研究新篇章。”十年耕耘,硕果累累;同心致远,未来可期。宣武医院PET/MR团队将继续秉承“诚勤严精”精神,为推动中国脑科学计划、服务人民脑健康贡献更大力量。


原文链接:https://wjw.beijing.gov.cn/xwzx_20031/jcdt/202509/t20250928_4212906.html
[免责声明] 本文来源于网络转载,仅供学习交流使用,不构成商业目的。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