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养生调研网!

首页

当前所在: 首页 > 养生资讯 > 正文

“五一”假期食品安全提示

  • 时间:2022-05-04
  • 作者:佚名
  • 来源:黑龙江省卫生健康委员会
  • 字号:

  “五一”劳动节假期即将来临,随着气温逐步升高,食源性疾病正值高发时期,这段时间主要以微生物和有毒植物中毒为主。其中,微生物性食源性疾病主要发生在宾馆饭店、单位食堂等餐饮服务单位;有毒植物(菜豆、野菜等)中毒主要发生在家庭、单位食堂、街头摊点等。

  在新冠疫情防控严峻形势下,为切实防范食品安全风险,确保广大消费者度过健康平安的节假日,提示各餐饮服务单位及家庭注意预防食源性疾病。

  

  

  

  一、各餐饮服务单位,特别是宾馆、饭店、单位及学校食堂等应注意加强食品安全管理,重点防范因食品生熟交叉污染、储存不当导致的致病微生物污染。

  

  例如过节期间经常食用的糕点、凉拌菜、熟食卤味等冷食类食品容易因原料污染、交叉污染、未烧熟煮透、储存不当等原因受致病性微生物污染,为了避免由此引发的食源性疾病,要尽量避免提供此类餐食,如确需提供则注意制作冷食可少量多次,以24小时内吃完为佳,存放最长不要超过48小时。

  二、个人及家庭应注意关注相关部门发布的食品安全消费预警,不随意采食野菜,食用菜豆时烧熟煮透,以防止发生中毒。

  

  购买野菜应在正规市场、超市选购,选择本地种植、具有多年食用历史的野菜,慎重购买少见的品种。采摘野菜要注意避开环境污染区域(如污水排放地、公路、垃圾填埋场等),避免采摘不熟识的品种。如果不小心误食野菜中毒,应采用催吐等方式进行急救,减少毒素的吸收,并尽快就医,同时最好一并携带未食用完或剩余未烹饪的野菜,以便辅助医生进行诊断和治疗。

  

  无论是炒、炖、凉拌菜豆、四季豆时,都要加热至其失去原有的生绿色,食用时无豆腥味,不能贪图色泽或脆嫩的口感而减少烹煮时间。烹调时,要使厨具内所有菜豆均匀受热,保证所有菜豆烧熟煮透。

  三、采购食品时应选择证照齐全、诚信规范的市场、超市或其它销售单位,不在无证照摊贩处购买食品,不购买来源不明的冷链食品。购买和食用定型包装食品时,要查看品名、产地、厂名、厂址、生产日期、生产许可证号、保质期等,不购买和食用“三无”(无生产日期或保质期、厂名、厂址)食品,不购买有异色异味或来历不明的食品,不食用过保质期的食品。

  

  

  四、外出就餐或者网上订餐应选择食品卫生条件好、信誉度高、证照齐全的餐饮单位,不在无证照摊贩处就(订)餐。倡导使用公筷公勺,杜绝浪费。在新冠肺炎疫情防控严峻形势下,外出就餐要遵守各地新冠疫情防控的相关规定,戴口罩,勤洗手,少聚集,有距离,尽量减少外出就餐。

  五、餐饮烹饪时一定要遵守世界卫生组织提倡的食品安全五要点:保持清洁、生熟分开、烧熟煮透、在安全的温度下保存食物、使用安全的水和食物原料。

  

  

  六、在预防酵米面食物中毒方面。做到不制售、不食用酵米面、酸汤子等发酵面米食品;制备发酵面米食品时要勤换水,保持卫生,要保证食物无异味产生,一旦发现粉红、绿、黄绿、黑等各色霉斑,就不能食用,磨浆后要及时晾晒或烘干成粉,贮藏要通风、防潮、防尘;禁止出售、食用变质银耳,不要自行采食鲜银耳;发生酵米面中毒后,立即停止食用可疑食品,患者和吃过相同食品但未发病的人应及时就医,催吐、洗胃、清肠,并根据症状的轻重予以对症治疗。

  

  


原文链接:http://wsjkw.hlj.gov.cn/pages/626ba36f12c15bab538373ee
[免责声明] 本文来源于网络转载,仅供学习交流使用,不构成商业目的。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