药品集中带量采购作为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重要举措,在降低药品价格、减轻患者负担、净化流通环境等方面成效显著。今年以来,新疆巴音郭楞蒙古自治州(以下简称“新疆巴州”)医疗保障局紧紧围绕医药价格和采购机制改革,通过集采扩面提质、联盟协同议价、价格智能监测三项重点举措,显著降低医药产品虚高价格,减轻群众医药负担,持续提升群众对医保服务的满意度与获得感。
一是提质扩面,实现集采全覆盖与深拓展。新疆巴州医疗保障局全面落实集采任务,有序做好集采期满接续工作,药品耗材集采持续巩固提升。截至8月底,巴州药品集中采购正在执行32个批次、1242个品种,集采药品品种实现化学药、生物药、中成药、中药饮片4大领域全覆盖。医用耗材集中带量采购正在执行27个批次、53个品种,耗材重点从心内科、骨科、眼科、口腔科等高值耗材,向乳房旋切针、冠脉超声诊断导管、中心静脉导管、血液透析器、心肌酶和肿瘤标志物检验试剂、输液器等临床应用普遍、技术成熟稳定的各类耗材拓展。
二是联盟协同,参与区内集采显实效。新疆巴州医疗保障局按照自治区关于南北中联盟采购工作安排,组织全州各级医疗机构药品和医用耗材临床、护理和采购专家,组建了不少于20人的南北中联盟药品和耗材专家库,主动参与南北中联盟药品、耗材议价等工作。目前新疆中部联盟已完成耗材议价,其中药品议价353个,耗材议价5.8万个品规,平均降幅分别为6.7%、17.1%。新疆南部联盟完成21种药品带量采购,平均降幅36%。为挤压医药产品虚高价格,减轻群众医药负担奠定了基础。
三是创新监测,构建医药价格新秩序。新疆巴州医疗保障局还在疆内率先上线自治区医药价格监测系统,通过11个功能模块,实现821家药店药品价格和416家医疗机构耗材价格的实时智能监管;系统还实现与医保服务平台对接,为群众提供“个人找药”比价服务,实现“数据多跑路、群众少跑腿”,营造了高效透明的医药价格环境,让群众享受到更实惠、便捷的服务。
未来,新疆巴州医疗保障局将持续通过政策优化和工作方式的创新激励,在保障药品可及性的同时,兼顾医保事业可持续发展,实现患者、企业、医疗机构和医保多方共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