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切实提高群众医药服务可及性,桐城市医保局聚焦群众医保待遇保障,以政策运行宣传监测为抓手,推动医保公平普惠目标落地提质增效。
一是打破参保壁垒。打通居民医保向职工医保的转换路径,持续巩固基本医保全面覆盖成果,鼓励新业态人员参加职工医保,放开灵活就业人员参加基本医保户籍限制,退休前未参保的退休人员以个人身份参保的统一按6.5%的比例一次性缴足基本医疗保险费,享受职工医保保障待遇并配备个人账户。同时积极探索适合灵活就业人员医保经办服务模式,推动参保总量从数量扩张向结构优化转变。
二是门诊共济保障。增强职工医保统筹共济功能,降低个人账户划入比例置换门诊待遇提升,门诊统筹支付比例50%起步,年度统筹基金支付限额为2000元。同时对于个人账户使用范围进行扩容,可用于支付近亲属在定点医药机构发生的医疗服务或购买药品、医疗器械医用耗材发生的由个人负担的费用,实现职工医保门诊保障由个人积累式“小共济”转为社会互助式“大共济”。
三是优化托底保障。依托“政院企村”合作模式,在经办窗口主阵地以及医保服务需求量大的医院、药店及村(社区)提供民生政策宣传及经办指引。以收入困难和医疗费用负担为导向,推进实施重特大疾病医疗保险和救助工程,细分救助对象类别,强化高额医疗费用支出预警监测,加大三重制度综合保障。2022年1-6月,“一站式”结算 506975 人次,基本医保基金支出 22041.46 万元;大病保险受益8451 人次,补偿资金3338.61万元;医疗救助19262人次,救助金额645.58 万元,已推送 1.23万条经基本医保、大病保险等报销后个人自付费用超过5000元人员信息至乡村振兴局,健全防范化解因病致贫、返贫长效机制。(陈敏 张令晖)